bwin官网入口

格利尔(831641)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5-08-28
 bwin官网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格利尔(83164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主要从事照明产品及磁性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布局兼顾广度与深度,多年来坚持照明业务与磁性器件业务协同发展。公司以磁性器件技术为支撑,广泛拓展照明、新能源、通信、工业控制、电声器件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同时深挖照明场景,掌握从电源到LED灯具等照明产业相关技术,将产业链延伸至

  bwin官网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格利尔(83164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主要从事照明产品及磁性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布局兼顾广度与深度,多年来坚持照明业务与磁性器件业务协同发展。公司以磁性器件技术为支撑,广泛拓展照明、新能源、通信、工业控制、电声器件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同时深挖照明场景,掌握从电源到LED灯具等照明产业相关技术,将产业链延伸至终端照明解决方案。公司已成为一家实现照明业务与磁性器件业务互相促进、联动发展的综合创新型企业。

  磁性器件业务板块,公司磁性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照明、新能源、通信、工业控制、电声器件等业务领域,与锦浪科技、ABL、伟创力等知名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将磁性器件业务聚焦于光伏逆变器、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细分市场。

  照明业务板块,依托完善的生产管控体系和优异的产品质量,公司已成为库珀照明等国际知名企业应急照明、健康照明等品牌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公司致力于成为智慧照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具备智慧路灯系统、景观照明工程等解决方案的规划设计、方案实施和运维服务能力。

  公司实行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针对新的采购需求,公司采购部选择多家供应商进行询价,并要求其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样品经鉴定、试用合格的供应商,采购会同研发、质量进行现场审核,审核通过后可以纳入合格应商名录,并签订采购框架协议、质量保证协议等。公司根据销售订单需求、生产计划和物料库存数量确定原材料采购需求后,采购部可以向合格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供应商供应的物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价格方面,公司根据供应商报价、市场行情与供应商谈判确定价格,且每年不定期对采购价格进行评估,对价格进行动态调整。此外,采购部门定期会同公司研发部门和质量部门,对长期供货的合格供应商来料进行质量、交付、价格和服务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合格供应商名录。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通过行业展会、客户介绍、招投标等方式与潜在客户进行接触,了解客户需求。照明产品及磁性器件业务方面,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企业,一般需经客户验厂审核后,将公司纳入合格供应商体系,签订供货协议。公司根据客户相关需求提供产品报价并向客户送样,送样合格后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公司与客户确定供应关系后,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根据行业需求,在定制产品基础上开发推出系列通用的标准品,通过推销和视频号开展销售工作。公司照明工程业务主要通过招投标形式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中标后与客户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按照客户订单进行生产。营销部门下达获取的订单后,计划部门转化成生产计划,通过ERP系统生成订单、排定生产日期,由物料部采购物料,生产部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工程部、品管部参与过程控制,产品生产完工经检验合格后入库。同时,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或市场行情,结合公司库存及产能情况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除直接生产外,由于产能限制,公司将部分磁性器件产品采用外协模式生产。公司获取订单后,综合衡量产品的工艺复杂程度、所需产能等因素,决定自主生产或委外生产。采用外协生产模式的,公司选择合适的外协供应商进行询价,拟定合作方。另外公司抓住新工厂建设的契机,积极开展精益布局,精益制造的策划和实施,进一步提高制造的柔性和运营效率。

  公司研发部门采用多轨并行的工作模式,全面推动各产品线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

  研发工作首先立足于客户需求,通过严谨的流程实现产品落地:从研发立项、物料清单(BOM)编制,到样品试制与多维度评审,最终经客户确认后转入规模化生产。这一闭环流程确保产品开发始终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

  同时,研发部门建立动态技术储备机制:通过持续追踪行业技术演进、分析市场变化趋势,结合公司战略规划,在核心领域坚持自主创新,在特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这种自主+协同的研发模式,既保证了技术的前瞻性,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针对不同产品线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预期,采取差异化的研发投入策略:对成熟产品线侧重工艺改进和成本优化;对新兴领域则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预研,形成梯次化的技术储备体系。

  报告期内,在国内行业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叠加海外市场低迷及客户需求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销售不及预期以及毛利率下降。针对公司业绩下滑的情况,公司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强化供应链管理,增强组织活力、优化流程制度,积极实施降本增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及市场竞争能力。

  鉴于公司当前照明和磁性器件业务面临的不利形势,公司计划将进一步着力拓展微电网、虚拟电厂相关业务,抢占新型电力系统新赛道,积极发掘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减少19.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15万元,同比增加178.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06.26万元,同比减少110.7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81.18万元,同比增加157.78%。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23亿元,同比增长3.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43亿元,同比减少1.39%。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在磁性器件业务领域,继续积极开发AI服务器电源模块,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源模块,医疗电源等行业市场,从而不断提升公司市场地位。同时积极开发行业市场的目标客户,将服务价值链前置,更多地在客户产品定义阶段为提供更具价值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客户粘性。目前已和部分行业头部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为公司稳健发展夯实基础。

  报告期内,研发持续聚焦新能源光伏逆变磁性器件、加大服务器电源磁性器件产品,特种照明、健康照明、展示道具及光频通信等核心业务,持续布局绿色智慧园区新业务微电网、虚拟电厂,并取得多项专利证书。

  磁性器件领域,完成服务器AI电源场景的量产,以小体积、大电流、低噪声的高性能指标通过多家头部服务器电源厂商苛严验证,助力客户电源效率达98%以上,领先行业水平。前沿产品矩阵同步扩容至近百款,覆盖医疗电源、AI算力电源、车载充电器、逆变器与储能变流器等赛道,其中多款已进入客户小批量试产阶段。

  “智慧照明+”领域,公司紧跟市场步伐,持续加大在特种照明、健康照明、展示道具及光频通信等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完成多款下一代产品的迭代升级工作,同时布局开发有潜在业务机会的新产品。智慧绿色园区方面,开发“源、网、荷、储、智”一体化微电网技术,实现厂区(或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

  研发管理方面,持续优化产品设计数据管理系统(PDM),规范产品开发流程,设计图纸全面信息化,引入AI智能管理,实现图纸的自动化校验和冲突预警;强化研发、工艺、生产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助力越南工厂数字化管理和精益制造。

  报告期内,运营团队围绕年初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系统推进各项运营管理工作。

  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全面加强供应商管理、原材料采购与检验、设备维护与校准、生产工艺改进及员工培训等关键环节,持续夯实质量基础。

  在自动化升级方面,公司重点加大新能源磁性器件领域的自动化设备投入,针对性引进了绕线、焊接、脱漆、测试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有效支撑智能制造水平与生产效率提升。同时,针对在建新厂房项目,多次组织布局讨论、模拟仿真和方案优化,确保新厂房投入后生产流程高效合理。

  公司还全面推行精益管理,通过精细核算效率、严控生产计划、优化工艺与设计降低物料与制造成本,并持续改进库存结构,多措并举实现降本增效。

  光伏逆变器行业:2025年上半年,光伏逆变器行业延续并加剧了2024年的竞争格局,中国光伏协会名誉理事长在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上半年形式展望研讨会上总结上半年光伏行业情况“举步维艰”:多晶硅、硅片产量同比负增长,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低于15%;各环节价格较历史高位降幅显著,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分别降88.3%、89.6%、80.8%、66.4%。在光伏行业整体竞争环境严峻,行业亏损严重的形势下,光伏逆变器企业亦处于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对上游磁性器件供应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行业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行业:2025年H1全球新能源汽车(BEV+PHEV)销量约1200万辆,同比增长约25%,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5%,2024年同期约28%。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销量超600万辆,占全球超50%,渗透率突破40%。欧洲市场销量约250万辆(渗透率30%+),德国、法国、挪威为主要增长点。美国市场销量约150万辆,渗透率超20%+,受IRA政策刺激,皮卡电动化(如Cybertruck、F-150Lightning)贡献显著。东南亚、印度、拉美等新兴市场:增速超50%,但基数较低,如泰国EV渗透率已达15%。

  全球充电桩保有量:2025年H1超4000万台,同比增加30%,其中我国占比超60%:公共充电桩超300万台(车桩比2:1),私人充电桩占比70%。欧美市场公共快充桩增速快,欧洲约50万根,美国30万根,但美国车桩比15:1,覆盖率仍不足。新兴市场东南亚、印度加速布局,如印尼计划2025年建10万根。

  中国照明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照明行业出口整体承压。海关数据显示,前6月照明产品累计出口总额约258亿美元,同比下降约6%。无论是整体出口规模还是同比增速,均创下近五年新低。尽管面临挑战,行业仍展现出一定的韧性。排除过去五年间受疫情影响引起的出口市场异常扰动,当前出口的总体规模比2019年同期高出约23%。这表明当前照明行业的出口规模并非“断崖式”下滑,更接近于在发展周期中的理性回调,是在经历一轮高基数后的阶段性调整。

  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正逐步从边缘消费者转向关键买家,为中国照明出口提供增长支点。智能照明、光伏照明等高附加值产品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尽管面临短期挑战,公司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市场多元化和供应链优化,在智能照明、应急照明、健康照明等细分领域积极拓展相关业务,扩大市场份额。

  在“双碳”政策目标下,一方面,随着能耗“双控”要求电力用户高效用电、节约用电;另一方面,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微电网及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手段,在缓解电力紧张、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需求迅速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业务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发展空间广阔。

  新型电力系统是现有业务的延伸,有较好的协同相应。公司磁性器件业务主要客户为光伏逆变器、储能充电桩等行业领军企业,后续公司新型电力系统业务将广泛采购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系统等,增强与当前客户的协同发展能力,新型电力系统系当前磁性器件业务向下游延伸,可形成较好的系统效应。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